kakasa 2009-9-25 07:30
1975年蒋介石死讯传来 毛泽东是怎么想的?
[size=4] “人间天堂”杭州并没有使毛主席的身体很快康复。此时,一件意外的事情使毛主席本来就虚弱的身体雪上加霜。最近几年,周总理的身体越来越差,前几年大便中偶有潜血出现,进行肠胃检查,发现膀胱癌,经过两次开刀、三次电烧,已能稍稍控制。最近大便中潜血每天都有,大便也不畅通。进行食钡和灌钡检查,发现大肠内接近肝部有一肿瘤,类似核桃大,食物成便经此肿瘤处蠕动甚慢,通过亦窄。若此肿瘤发展,可堵塞肠道。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除了开刀取出外,别无其他治疗方法。负责周恩来治疗的政治局常委听取了医疗组的汇报,看了X光照片和录像电视,同意施行开刀手术并报告毛主席。毛主席看到报告,又仔细地询问了随身医生,认真地听了医生对病情的分析后,才批准同意给周恩来总理做手术。
这些天铁瑛见主席心情不好,有时间就过来陪主席聊一下天,在一次聊天时主席对铁瑛说:国家面临着领导危机。
对于这种危机,别人无法理解主席的这种忧愁。面对无法抗拒的生死自然规律,一种无奈时常折磨着毛主席。没有人理解他对国家的忧患意识,更没有人敢在他的跟前谈论这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无论如何无法回避的。在无奈中他只好吟诵或听读一些中国古典诗词,这些诗词大多是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们的咏唱,或激昂豪放,或悲怆凄婉。这些词诗,成为毛泽东排解内心复杂而又难以言状的愁绪的一种情感寄托。
四月的西湖,春花绽放,柳枝摇曳,雀跃莺啼,一派生机盎然的情形,毛泽东住在这里已经两个月了。毛主席最近一直在考虑一件事。祖国统一成了他心中最大的夙愿。1950年、1955年的三次台海危急,毛主席将对台方针从武装解放台湾转变为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争取和平解放台湾。在1958年金门炮战中,毛主席对中央领导同志说,台湾是要胡适、陈诚,还是要蒋介石,我看还是要蒋介石好。从蒋介石退守台湾岛所经历的风波曲折中,不管出于何种政治动机和政治意识,他在坚持一个中国,反对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确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立场是一贯的。在这个重大问题上,蒋介石和毛泽东有着强烈的共识,蒋介石在晚年多次公开反对“两个中国”的主张。1967年9月7日,蒋介石在与日本首相谈话时说,美国由于不愿卷入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漩涡,于是有了两个中国的想法,借此苟安于一时,殊不知两个中国的办法,是我所绝对反对,而也是中共所不能接受的,仅为一种幻想而已。
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毛泽东又在进行促进国共和谈与和平统一祖国的工作。1972年10月,他曾要求去美国的人前往纽约看望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常驻美国大使”顾维钧,邀请他来大陆看看,还要告诉他统一祖国是海峡两岸爱国人士共同的愿望。1973年春天,他又打算派专机送章士钊老先生飞香港,要架通沟通大陆与台湾的和平桥梁。章士钊先生不幸病逝于香港。1975年春节前后,蒋介石通过已经从美国回台湾担任“总统府”资政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经秘密通道向中共中央发出邀请毛主席到台湾访问的消息。陈立夫和谈心切,在没有得到回音的情况下,在香港报纸上公开发表了一篇《假设我是毛泽东》的文章,欢迎毛泽东和周恩来到台湾访问,与蒋介石重开和谈之路,以造福国家和人民。陈立夫特别呼吁毛泽东“以大事小”,不计前嫌,开创再次合作的新局面。
这时,从海峡彼岸传来一条消息:1975年4月5日午夜,中国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因心脏病在台北士林寓所去世。警卫人员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高兴,起床后,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毛主席。出乎大家的意料,毛主席听后并没有高兴,相反一脸的凝重。他对身边的人说:“知道了。”此时,没有人能理解毛主席内心的复杂感情。毛主席还没来得及将大陆的信息反馈过去,蒋介石已溘然长逝。而蒋介石的去世,对于统一大业来说是一个损失。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毛主席来杭州已经两个多月了。春天给主席忧郁的心情带来稍许安慰。4月10日上午,一直陪同毛主席在杭州的中办负责人汪东兴、张耀祠通知毛主席警卫处负责人:金日成主席将率领朝鲜劳动党和代表团访华,毛主席准备在杭州与金日成会晤,警卫部队要尽快做好准备。
金日成到杭州会见毛主席,铁瑛立即责令警卫处制订方案。根据以往的做法和经验,警卫部队很快制定了接待和警卫方案。两天后,汪东兴和铁瑛一起听取了警卫汇报,各项警卫工作均按要求就位。
中朝之间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毛主席同金日成有着特殊的友谊和交往。前不久,毛主席过81岁生日,金日成特地送来贺寿礼物朝鲜苹果,毛主席收到金日成捎来的苹果非常高兴。毛主席知道金日成眼有病时,立即调派国内最好的眼科专家到朝鲜为金日成治病。专家在朝鲜期间,毛主席时刻关注着金日成的治疗情况,并亲自审阅有关诊治情况的电报。
4月13日晚7时,原来的计划突然改变了。当晚,警卫部门又接到通知,金日成不来杭州了,毛主席决定要回北京会见金日成。对如此突然的变化,一般都难免措手不及,但担负毛主席警卫的部队不愧是一支经验丰富的部队,他们在不到一个小时之内,将毛主席离杭州的车辆调配、行走路线、沿途警卫迅速确定。晚上8点,毛主席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缓慢地走出刘庄一号楼。毛主席步履蹒跚,送别的人都泣不成声。毛主席以疲惫的目光环视了一遍周围的人,无力地点了点头,算是向众人告别。
毛主席突然离杭,使得当晚正在省委开会的谭启龙、铁瑛两位书记措手不及。在接到毛泽东要离杭的紧急通知之后,谭启龙和铁瑛立即停止了会议,二人迅即坐车赶赴刘庄。但毛泽东已经离去。于是,他们又直驶杭州车站。待赶到站台时,专列正徐徐启动。他们跑着来到主席坐的车窗,这时只见车厢里的毛泽东隔着玻璃窗,向两位书记频频挥手告别。从留在刘庄中办另一位负责人口中得知,毛主席原本打算离杭州前找谭、铁二人谈一次话。毛主席要谈些什么?他对第二故乡杭州还有什么话要说?这些随着毛主席的逝世,永远成为了一个不解之谜。[/size]
=====================================================================
从文笔上看,这段文章像是某部文学作品中剪裁下来的。有些时候,很多真正的历史事件由于多种因素,不能全面的展现给世人,或者在某些特殊阶段,因保密等原因,不方便公开发布;这就给一些作家发挥和想象的空间,捕风捉影弄到点所谓的“事实”,加以文学修饰、文学加工,来冒充史实出版发行;牵扯到历史的书籍中,有些通过推敲是可信的,有些是作者臆想创造出来的经不起推敲。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义务有责任去推动祖国统一,蒋介石也是一样。败退台湾,偏安一隅,早期虽有反攻大陆计划,但不具客观实在性,计划本身也没有可行性,存在这样的计划,只是为了他蒋某人独裁利益,同时给大陆那些被打倒的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以幻想。日子久了,计划的存在也就没有必要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离开大陆已多年,蒋介石也年近古稀,思乡情日益增加,在祖国统一大业问题上,他也不得不进行斟酌,能否有个好的归宿,能否荣归故里也是他经常想的。在当时的台湾,国民党内部虽有派系相争,但蒋介石的统帅地位无人能够动摇。所以中共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坚持最终与蒋沟通协商是正确的。国家统一的很多问题通过找人带话和沟通,也渐渐有了眉目。
但蒋介石的去世,使祖国统一在时间上更无限期推后了。蒋去世后的台湾,要整合各方利益,加强政权统治,继续发展经济,也就无暇顾及统一问题。蒋介石一去世,很多问题都要搁浅。毛主席如何想的只有他来人家自己知道了,但他始终坚定的中国统一目标没有改变。
[[i] 本帖最后由 kakasa 于 2009-9-25 16:13 编辑 [/i]]
aesar 2009-9-25 07:34
同是中国人,同怀爱国心。即使过去在政治见解上相去甚远,然而在国家统一问题上同时又是那么的一致。当一方的离去,昔日的冤家此时却又是那么相近,此乃英雄相惜,非我辈能够理解。
make1026 2009-9-25 10:39
可以说,人人都有缺点,伟人也不例外。我反对搞个人崇拜,对国家、对人民都不是好事情。可以说从1956年以前毛是伟大的,但在生活作风上存在缺点;建国后,由于毛对经济是门外汉,把经济搞到一塌糊涂后,刘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威胁到毛的地位,于是毛拉拢林彪搞对毛的个人崇拜,扶持“四人帮”搞文化大革命,打到一切威胁他权力、地位的人,当时说,要把台上的人搞下去,把下面的扶上来。
我不否认毛是伟人,而且是几百年不世出的伟人,但伟人不是圣人,也有缺点的。
monde 2009-9-25 12:54
类似的这种到现在还死心塌地肝脑涂地的歌颂毛的,我真怀疑他是不是毛新宇博士少将的门生!
不错,毛是伟人,枭雄,但是绝对不是什么道德高尚的人!
政治家没有好坏之说,只有胜负之论。
具体的盖棺论定,等过了这个朝代,我们再看。毛的劣迹与功绩自然会客观的摆在眼前。别忘了社会主义才60年!大明270年,大清也260年。而苏联呢?总该多少年?
qmdgj1 2009-9-25 17:07
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是愿意看到一个统一、繁荣、富强、民主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无论我们之间政见差距多大,矛盾多深,只要有一颗爱国爱民的心,就有共同语言,就有合作的空间!
我想,作为两个当代中国的伟人,他们都是在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努力的!
若干年后,我们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就会看到一个真实客观的评价!
3224086 2009-9-25 19:11
唉 可惜了
蒋介石也算是英雄人物了
刘邦项羽自古难定论啊
蒋介石毛泽东 都是英雄
wwwwww515 2009-9-25 19:59
统一
可以说如果蒋介石再多活10几年的话,他和老毛说不准就讲和了,祖国就统一了,可惜啊死的太早了
jubaosex 2009-9-26 00:00
国家民族的利益至上国共有密谈
被吸引进来了 看到了 “知道了”
谁与争疯 2009-9-26 04:32
[quote]原帖由 [i]make1026[/i] 于 2009-9-25 10:39 发表 [url=http://67.220.91.30/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8533910&ptid=2428471][img]http://67.220.91.30/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可以说,人人都有缺点,伟人也不例外。我反对搞个人崇拜,对国家、对人民都不是好事情。可以说从1956年以前毛是伟大的,但在生活作风上存在缺点;建国后,由于毛对经济是门外汉,把经济搞到一塌糊涂后,刘提出了反对 ... [/quote]
中华民国也只有短短37年,这点,您没忘记吧?
tu22m2 2009-9-26 09:48
不管怎么说这两个人都是一代雄才,只不过毛主席的思想更为符合中国的现实。
axiuluo918 2009-9-26 10:20
毛泽东对于问题是通盘考虑所以他这时候想的不简单是某个问题应该是很多问题。
首先,老对手死了感觉失去了一个可以交手的对象。例如在电视剧《大染坊》里曾有的镜头,不是说的死亡,是陈寿亭在济南请孙明祖去玩的时候说的那样,我们原来在青岛的竞争就像是走夜路,两个人有话说不感到寂寞,现在就一个人了感觉就有失落了。我认为,毛对失去了对手而感到悲伤。
其次,类推自己是不是也快到点了。那个时代整天是毛主席万岁,但是毛还是清醒的知道自己活不了一万岁,油尽枯竭也是早晚的事。蒋的死亡让他感觉死亡的气息。
第三,接班人。毛主席对于接班人一直没拿定到底是谁好。他在考虑他以后会让谁好。
第四,就是文中提到的和平统一的问题。
第五,美国什么反应,世界上有什么动静。
LGZ20092100 2009-9-28 18:18
做为一个男人,我还是挺佩服他的,有强大的力量,但是话说回来,怎么去看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实才是我们的事,人始终还是要回归自然的,改变历史的人,终究要被后人记住,
5627230 2009-9-28 19:15
蒋介石先生不管他犯下多大的错误,但有一点是不能抹杀的,那就是蒋先生同样是一个中国的拥护者,蒋先生同样反对分裂中国
ridge1 2009-9-28 20:21
老毛子少了一个对手应该是很感叹的 独孤求败嘛
zyb19870307 2009-9-28 21:09
历史是改变不了的,他们那一代人没有完成的工作只有靠后来人了!
yuewuxinghun 2009-9-28 21:19
这是两个命中注定的生死对头,连他们去世的时间也相差不多,只不过一年而已。
梦雪 2009-9-28 21:22
斗了一辈子,一个人先走了,另一个也深感寂寞,我作如是观。
wangyang1987515 2009-9-29 01:06
人人都有缺点,伟人也不例外。我反对搞个人崇拜,对国家、对人民都不是好事情。可以说从1956年以前毛是伟大的,但在生活作风上存在缺点;建国后,由于毛对经济是门外汉,把经济搞到一塌糊涂后,刘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威胁到毛的地位,于是毛拉拢林彪搞对毛的个人崇拜,扶持“四人帮”搞文化大革命,打到一切威胁他权力、地位的人,当时说,要把台上的人搞下去,把下面的扶上来。
elang1 2009-9-29 10:38
毛主席的伟业自不必说。蒋介石也算是抗日英雄。他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也应该表扬!
Tank常山 2009-9-29 13:10
想必毛主席心情也不会好过的,虽然与老蒋曾经是你死我活的内战,但是不要忘记,他们之间也是曾齐心协力共同抗击日寇!如果不是国共合作,中国的抗日战争还真的需要更漫长的时间。如果不是因为政见不一,这两个伟人应该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英雄才会识英雄,英雄才会重英雄。